道教諸神-家居保護神

中華道教諸神

中華始祖神
福運財神
和合姻緣之神
子孫娘娘
家居保護神
道教祖師真人
道教護法神將
道教行業祖師
門神 家居保護神(二)
源於遠古時期的庶物崇拜,殷代天子祭五祀,門既為其一,周代祭五祀於宮,門每日每時必經之處,自然加以重視。最普遍之門神有秦叔寶和尉遲恭,神茶及鬱壘,鍾馗。
秦叔寶和尉遲恭
傳說,很久以前的一個晚上,唐太宗作了一個怪夢。他夢見一個相貌古怪、穿白衣服的人,一見到他就下跪,向他求救。原來,這個人就是涇河龍王,有一天,他變成一個
讀書人,進長安城去玩,遇上一位名叫袁天罡的算命先生,誇說自己神通廣大,能預測一切事情。龍王聽了心裏很不舒服,就給他出了一個難題,說:「老頭子,我請問你,下次長安城什麼時候下雨?下多少雨?如果你沒猜中,我就要砸你的攤子。」
袁天罡深思了一下,肯定地說:「明天午時,長安城必定下雨三寸三分。」
龍王聽了,心裏暗笑:「我是專管下雨的,什麼時候下雨、下多少雨,你這老頭子怎會猜得中?等我來砸破你的攤子吧!」
誰曉得龍王才回到龍宮裏,就接到玉皇大帝的聖旨,上面清楚地寫著:「明天午時在長安城降雨三寸三分」。
龍王看了,嚇了一跳,但是越想越不服氣,所以故意把下雨的時間延後了一個時辰,又把雨量加大。雨停了,他興沖沖地跑去找袁天罡,正準備砸他的攤子,袁天罡卻說:「你先別急!其實,我早就看出你是龍王。你為了好勝,違抗聖旨,玉皇大帝非常生氣,明天午時三刻,就要派唐太宗的大臣魏徵來殺你,你還是趕快想辦法救救自己吧!」
龍王把違犯天條的經過告訴唐太宗後,十分哀傷地說:「所以我請國君明天午時三刻時間,一定要把魏徵留在身邊,不可離開一步。」
唐太宗禁不住龍王的請求,便答應了。
第二天一大早,唐太宗就把魏徵召進宮來,和他商談國事,然後到花園賞花,還留他一起吃中飯,故意不讓他離開。眼看午時三刻就要到了,唐太宗心裏著急起來,便找魏徵一起下棋。由於在花園逛了一個上午,魏徵實在累了,下著、下著,竟打起瞌睡來。
唐太宗心想:「讓他睡一會兒也好,這樣一來,他就不會離開了。」
過了午時三刻,魏徵突然驚醒過來,大聲地說:「累死我了!累死我了!我夢見玉皇大帝叫我執行殺龍的大刑。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才把龍頭砍下來,那龍頭比牛頭遠大,好怕人啊!」
唐太宗聽了,大驚失色,沒想到龍王還是被殺了,心裏覺得很對不起龍王。此後,唐太宗每晚都聽到慘叫聲,還夢見無頭的龍王,害得他心神不寧,終於病倒了。大臣們都很擔心,後來,想到請兩位最勇敢的將軍秦叔寶和尉遲恭,為國君把守宮門。從此以後,唐太便沒有聽到哀號聲,也不再夢見龍王的鬼魂,他睡得很安穩,身體也就逐漸康復起來了。
但是,總不能叫兩位大將軍每天來守夜啊!於是,唐太宗就請畫師把兩位將軍威武的神態畫在宮門上。由於兩位大將被畫得太傳神,就像真人一樣,鬼魂再也不敢來打擾唐太宗的睡眠了。
後來,唐太宗在長安宮門畫將軍趕鬼的故事,漸漸地傳開來,人們也都學著畫這兩位威武的將軍,並且將畫貼在門上以求平安。這就是門神秦叔寶和尉遲恭的由來。

神荼、鬱壘
神荼鬱壘就住在大海的中間,據說,在很久很久以前,在我國的東海上,矗立著一座高山,叫做度朔山。山上長滿了青翠的樹木和花草,山頂上有一棵神奇的大桃樹和一隻十分高大的雄雞。這棵大桃樹,枝幹盤曲,廣闊達三千里。它東北面的樹枝,名叫“鬼門”,是萬鬼出入的地方。它的枝葉茂密,足以覆蓋方圓三千里的地方。因為這些樹叫做桃都,所以,這座山也叫做桃都山。
桃都樹上的有隻大雄雞,昂首挺胸地站在桃都樹的最高樹梢上,每當拂曉的時候,陽光衝破黎明前的黑暗,照射在桃都樹上時,它就開始引吭高歌了。

雄雞的鳴聲響徹方圓十萬里,這時候,千家萬戶的雞都跟著一起打鳴。
但是,在桃都山下住著一些妖魔和鬼怪,常常到山上來啃桃都樹。這件事情被天帝知道了,就派了兩具身材魁梧的大力神來守衛桃都樹。
這兩個大力神,一個叫神荼,一個叫鬱壘。這兩位神人貌相十分怪異凶狠——因為古人認為,相貌奇異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領。他們雖然相貌猙獰,但是心地正直善良,捉鬼擒魔不僅是他們的責任,而且是他們的天性。
大力神手拿繩索日以繼夜地在桃都樹下巡邏。他們只要看到惡魔和妖怪來搗亂,就毫不客氣地用繩索把他們綁起來去飼鷹餵老虎。因此,所有的惡魔和妖怪便不再靠近桃都樹了。
​​這就是門神神荼鬱壘的由來。

鍾馗
中國神話中的神祇,專能鎮宅驅魔,道教中稱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,簡稱「鎮宅真君」、「驅魔真君」、「驅魔帝君」,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,伏魔大帝關聖帝君、蕩魔天尊真武帝君、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,合稱為三伏魔帝君,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。
鍾馗是著名的驅邪神祇,其形象大多為虎背熊腰,豹頭虎面,龍額魚眼,臉上大把虯髯,威武果敢,不過穿着打扮與動作,藝師各有表現。
在古代,他的形象是穿着藍袍,戴着破帽。描寫為:「頂破帽,衣藍袍、束角帶」。
而今日最經典的形象是:身着朱紅色官服,頭戴烏紗帽,一手仗劍,一手持扇,腳踏惡鬼。或有小鬼在旁為其提印、撐傘、背葫蘆。身邊常隨一蝙蝠,代表為其偵查邪魔惡鬼,
「蝠」也象徵「福」,有賜福的意味。
鍾馗的祭典日在除夕與端午節,每逢這些節日民間會懸掛鍾馗畫像,相傳除夕日驅惡鬼,端午節逐瘟神。宋神宗時,就於除夕日曾經賜官員們鍾馗像。
鍾馗,為驅魔的大神,其源流由來自民間信仰稱係唐代陝西戶縣終南山阿福泉人,生得豹頭環眼,鐵面虯鬢,相貌奇異;然而卻才華橫溢、滿腹經綸,正氣浩然,因剛直不阿,不受朝廷重用,自殺而死,死後成神,專捉惡鬼。
這就是門神鍾馗的由來。


灶君
是中國神話中為主管飲食的神,又稱灶神、灶王或者灶王爺。
張單-東漢許慎《五經通義》曰:灶神姓張名單,字子郭;其婦姓王名搏頰,字卿忌。唐代段成式《酉陽雜俎》也說:灶神名喚張單,字子郭,夫人字卿忌,有六個女兒,皆名為察洽。
扶鸞信仰尊張單為張恩主,台灣鸞堂中,張單與關羽、呂洞賓、岳飛、王靈官共為鸞堂「五恩主」,或稱「五聖恩主」。著名的台北行天宮,即祭祀五恩主。
灶神為張單,為民間最普遍的說法。
張宙-古時一人名張宙。因喫喝嫖賭耗盡家產,將妻賣與他人為婦。後終成乞丐。一日
乞討至一富人門首,即該婦之戶。婦招宙入,以給飯食,不巧主人歸,主人命妻燒水。張宙恐主人誤會,為保妻名節,奮身入灶而燒死(一說撞柱而死)。後妻每晨昏皆於灶頭設香案祭祀,主人問,則謊稱「人以灶烹食為生,不敬灶神,將譴」。附近人家效之,遂成祭祀灶神之風。
炎帝-西漢淮南王劉安《淮南子》認為灶神是炎帝,說:「炎帝於火,死而為灶。」
重黎-東漢應劭《風俗通》則認為灶神是祝融重黎:「顓頊氏有子曰黎,為祝融,祀以為灶神。」
蘇吉利-隋朝的杜台卿《玉燭寶典》指出:灶神蘇吉利,婦名搏頰。
漢朝以後,灶君為五祀神之一,與司命、行神、門神、戶神,同為司察小過的家宅神,負責監察人間罪惡,掌握壽夭禍福。
民間認為,灶神會在舊曆年尾回到天庭,向玉皇大帝稟告人間家家戶戶的善惡,所以每年歲末大家都會祭拜灶君,希望灶君在天上可以為自家美言幾句,為自己招祥避禍。
禱詞常見的是:今年又到二十三,敬送灶君上青天。有壯馬有草料,一路順風平安到。供的糖瓜甜又甜,請對玉皇進好言。另一版本:灶王爺、本姓張,騎着馬、挎着槍,上天言好事,下界保安康。
祭祀方式-民眾會將灶君與自家奉祀之神一同祭拜。另有些人,會將灶君神位、香火、造像設於自宅廚房爐灶附近,日日奉祀。
因為灶神監察人間善惡,並在年底稟報天庭。農曆年底送神日,人們很謹慎的祭拜灶君圖像,如無供奉畫像者,則用紅紙寫上「司命灶君神位」、「敬奉司命灶君」等類字樣,貼在爐灶上祭拜,供奉肉食、糖餅、茶酒、水果等等。有些人甚至會準備牧草或生鮮蔬菜(如生的紅蘿蔔、地瓜、黃瓜等)供奉灶君所乘之駿馬。在唐代著作《輦下歲時記》中,間有「以酒糟塗於灶上,使司命(灶君)醉酒」的記載。繼承此俗,有些地區的人,祭灶時,還要把糕點、糖漿、糖粉之類的甜食塗在灶君圖像的嘴上,希望灶君不在玉帝那裡講自己家的壞話,以避免上天的責罰。
有些地方有「男不拜月,女不祭灶」的習俗,因此只限男子祭灶君圖像或神位,祭祀完後,將圖像或神位揭下,與紙錢、紙馬等物一起燒化,送其歸天,直到正月初四才來繼續監察人世。
正月初四為接神,灶神將要再度下凡繼續監督民間的善惡,所以民間會在本日祭祀灶神與家中諸神。
兩廣、越南等地區也有說法是,除夕晚上到正月初一,灶君還要與諸神下凡,與人們一起過年,故除夕
夜,有許多人也會祭拜灶君。 家居保護神(二)

殯儀及風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