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諸神-家居保護神(二)

中華道教諸神

中華始祖神
福運財神
和合姻緣之神
子孫娘娘
家居保護神
道教祖師真人
道教護法神將
道教行業祖師
藥王孫思邈 家居保護神(三)
孫思邈-唐代京兆華原(今陝西耀縣)人。七歲上學,每天能背誦幾千字。長大後,善於談論老、莊及百家的學說。後周宣帝時,因為政治擾亂,隱居在太白山,學道煉氣,將養身體,尋求超脫凡俗的仙術。他洞曉天文歷及觀天佔驗的術數,尤其精於醫病用藥,而且為人仁慈,做事處世,務求積累陰德,一方面專心培育自己本原,一方面以濟人救物為功德。一天,他偶然出門,在路
上見到有人想打死一條小青蛇,蛇已經被打傷,流著血。孫思邈忙懇請行人住手,並立即脫衣服贖來小蛇,幫牠敷上藥,放生在草叢間。
一月多時間過去了,孫思邈再度出門,碰見一位穿白衣的少年,帶著許多隨從和馬匹。少年下馬,迎上前來拜謝孫思邈,說道:“小弟承蒙道長相救,父母想見見您。”孫思邈救的人多,也不記在心上,聽到此話也不當什麼回事。那少年再次懇切拜謝邀請,孫思邈只好上了他准備好的馬,和他並駕齊行。那馬如飛,—會兒到了處極有氣派的莊園,一望去儼然是王爺的府第。少年請孫思邈入內,見一人端莊俊美,帶白袷帽,穿絳色的衣袍,身後跟著許多侍從。看到孫思邈便高高興興地上來迎接謝道:“十分感謝道長,所以派孩子迎接到來敝府親自道謝。前不久,小兒偶然外出,突然被愚人傷害,全靠您脫衣救贖,保全性命。這兒我們的同族不少,都感激先生再生之恩。今天能面見道長,真是榮幸啊!”一會兒,請孫思邈進入內堂。裡面好像是宮毆的內宅,見一位中年婦女,領著個穿青衣的小孩出來,再三拜謝說:“這小孩兒呆頭呆腦,被人打傷,全仗道長
救護才免一死”思邈這才想起曾經救活一條小青蛇,但見左右服侍的都是太監婢女,侍從呼戴白袷帽的為“君王”而中年婦女為“妃子”,心中十分詫異,身邊的人告訴孫思邈這是涇陽水府,那“君王”,是涇陽的龍王。龍王請來賓客僚屬,排下酒席,奏起音樂,宴請孫思邈。
在水府流連了三天,龍王問孫思邈想要點什麼謝禮,孫思邈回答龍王稱本人居住山野,只喜好修道,冥想仙真鍛煉形神,眼中雖看到各種物事,心中卻沒有什麼欲求。龍王把美麗的輕綃和珍貴的珠子、黃金送給他,思邈堅決辭謝不肯接受,龍王於是命兒子取來秘藏在龍宮的藥方三十篇交給思邈以作報答,恩公您是真正的有道之士,拿著它們可以濟世救人。於是備好僕馬,送思邈回到所居的山上。
孫思邈對自己遇到的事十分驚異,試著用那三十篇醫方治病,效果都很神妙。後來,他編寫《千金方》三十卷,將龍宮之方編入書中。
《千金方》是醫家的千古名著,造福世人不可勝數。孫思邈修道有成,醫業又精,救人無數,所以被百姓尊為藥王。在他家鄉耀縣,人們立廟紀念他,那廟所在的山就被稱為藥王山。周圍民眾至今仍流傳著藥王五和龍王相交的故事哩。

天后娘娘
天后娘娘-即媽祖,相傳是福建莆田林姓人家的女兒,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。傳說她從小就持齋吃素,侍奉神靈。她羽化升天后,經常在海上救難,保護人民船隻平安,於是受皇帝敕封為“天后”“聖母”。早在宋元時代,“天后娘娘”便隨福建商人落籍海南。據史書記載,“海南島最初的天后廟,那是元朝時代建在白沙津和海口的”,幾乎遍布海南沿海的鄉鎮。
媽祖,又稱天妃、天后、天上聖母、娘媽,是歷代船工、海員、旅客、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。他們把希望寄託於神靈的保佑。
在船舶啟航前要先祭天妃,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,在船舶上還立天妃神位供奉。
相傳媽祖的真名為林默,小名默娘,故又稱林默娘,誕生於宋建隆元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。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逝世。媽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後裔。祖父林孚,官居福建總管。父林願(惟殷),宋初官任都巡檢。在她出生之前,父母已生過五女一男,十分盼望再生一個兒子,因而朝夕焚香祝天,祈求早賜麟兒。由於在這個女嬰將要出生前的那個傍晚,鄰里鄉親看見流星化為一道紅光從西北天空射來,晶瑩奪目,照耀得島嶼上的岩石都發紅了。所以,父母感到這個女嬰必非等閒之女,也就特別疼愛。因為她出生至彌月間都不啼哭,便給她取名林默,父母又稱她為林默娘,默娘。
媽祖八歲時到一所私塾讀書,老師所教文章她能很快融會貫通。十歲餘,她信佛焚香唸經,早晚不懈。十三歲時,有一位老道士玄通經常往來她家,對她說:「妳具仙性,應得渡入正果。」於是授以玄微秘法,媽祖便從道士修煉神仙法術,自此開啟了她靈通的大門。
媽祖十六歲時,與一群女孩外出閒逛遊玩經過一口井,大家紛紛靠近,想借井水整理自己的妝容。忽然從井中衝出一位神人,後面還簇擁著一群仙班隨從,女孩們嚇得花容失色紛紛逃開,只有媽祖站在井邊,毫不遲疑的接下神人遞給她的一對銅符。這次奇遇發生此後,媽祖不但能神遊方外、親臨千里之外救難助人,問她吉凶禍福,她的預言都如事實,媽祖經常為人驅疾治病、解厄消災,遠近的人都很感激她,稱她「神姑」、「龍女」。
同年的秋天九月,父親和哥哥分別駕船出海,媽祖當時正在室內織布,忽然之間她臉色突變,閉上眼睛趴在織布機上,一手抓梭、一手扶抒,兩腳還緊踏機軸,拼盡全力像是在掙扎扶持著甚麼,惟恐有失,媽祖這樣子著實嚇壞了在一旁的母親王氏,她緊張地靠近女兒,拍肩想把媽祖叫醒,「喀!」的一聲,媽祖手上的梭子經這一拍便掉在地上,媽祖才睜開眼睛就跺腳大聲哭叫說:「父親得救,哥哥墜海死了!」王氏聽了十分驚慌,連忙差人打聽消息,不一會兒果然有人來報,說是父親在行船中遭遇怒濤,好幾次都快要翻船,但似乎有人穩住船的重心,不致翻覆,還慢慢的靠近哥哥的船,但兩船相會合時,父親卻發現哥哥的船已經舵毀船覆了。原來,當時媽祖閉著眼時,腳踏的是父親的船,手抓的是哥哥的船舵,母親把她叫醒時梭子墜地,船舵也因此被大浪折斷了。
父親脫險回家後,傷心的媽祖陪著家人和熱心村民一道駕船出海尋找哥哥的遺體,這時一群水族聚集海面,讓眾人驚駭不已,媽祖告訴大家不要害怕,並站到船邊跟水族說:「不必迎接。」忽然水色轉清,她哥哥的遺體浮出海面,大家才知道是水神護送遺體來了,眾人忙打撈上船,載著媽祖的哥哥順利返航。湄洲之西,有叫文夾(今名文甲)的地方礁石夾雜,對這片水域不熟悉的船來說相當危險。有一次有艘商船經過這裡遭到巨風襲擊,船角觸礁,海水湧進船艙,情況十分危急,船中人哀號求救,媽祖在這緊急關頭信手拔了腳邊幾根小草,拋向大海。幾根小草變成大杉,一排排似乎有吸引力一般輕輕的依附在船邊,船上的人紛紛攀爬到杉木上,商船就沉沒了。不一會風平浪息,村民連忙出航救人,商船人們相慶大難不死,才知道是媽祖的神奇法術救了他們。
海怪「晏公」常和水妖興風作浪,弄翻來往的船隻,是一大的禍患。媽祖元神出遊至東海,與晏公激烈鬥法。最後晏公被媽祖以法力所制服。但晏公趁媽祖不注意變成一條蛟龍,攻擊媽祖,最後媽祖借用法繩,捆住蛟龍,牠難以掙脫才畏懼認罪。媽祖囑咐牠用心統領海中水族,晏公便為媽祖的轄下總管。
在湄嶼西北方有兩個妖精水精及金精。水精眼力好,號稱「千里眼」,金精耳朵靈敏,號稱「順風耳」。兩妖常在村莊出沒,為害百姓。有一天媽祖打扮成村女引兩妖戲弄,媽祖將手上絲帕一拋,兩妖便被困住無法動彈,連忙拜服求饒,媽祖放過了他們。兩年後,水精和金精忍不住又再度做亂,橫行於江河湖海之中,媽祖再前往收伏二妖,令其拜服在媽祖座前充當侍衛。
媽祖二十歲時,莆田逢遇大旱,人畜死傷無數,地方官便前來求請媽祖禱天祈雨,媽祖在祈禱後大雨沛然降臨,人民得救便紛紛稱頌媽祖的恩德。
到了媽祖二十六歲時,從春天開始暴雨洪水將農作物和房子都沖毀流失,人們無居無食,地方官又來拜求媽祖拯救黎民,慈悲的媽祖告訴地方官說:「這是因為上天要懲罰人間的惡事,所以天降災禍。就由我來代替萬民對天謝罪,以求原諒。」說完便焚香燒符、對天默禱,傾刻間平地忽起一陣狂風掃開了烏黑的濃雲,天空竟然放晴了,據說在此同時,有一條蛟龍自水中翻滾騰起,乘雲而去,大概上天聽到了媽祖的禱詞,原諒百姓召回蛟龍吧。
宋太宗雍熙四年(987年),媽祖時年二十八歲。在重陽節的前一天,媽祖對家中人說明天是重陽節,我想去爬山登高。第二天早上,媽祖焚了香,唸了經,媽祖於是告別家人,往湄峰最高處行去。到了湄峰頂上,忽然間濃密的白雲簇擁過來,一道白氣沖上天空,天空奏起仙樂聲,彩虹輝映,媽祖乘長風駕祥雲,翱翔於蒼天皎日間,一會兒彩雲散去,媽祖也消失在天空中,此後媽祖經常顯靈。鄉親們時常能看到她在山岩水洞之旁,或盤坐於彩雲霧靄之間,或身穿紅衣飛翔海上,還常示夢顯聖,救人急難,護國佑民。於是鄉里就在湄峰建起祠廟,虔誠敬奉,朝拜者絡繹不絕。媽祖一生在大海上救急扶危,升天後仍穿梭在驚濤駭浪中,拯救漁舟商船;她立志不嫁,專以行善濟世為已任,慈悲為懷的心腸使她獲得眾民的敬拜與愛戴,出海的船隻只要呼喊媽祖聖名,便會馬上前來馳援。
媽祖在香港皆稱天后,而香港水上人則稱其為阿媽。香港各地皆有天后廟,其中以赤柱天后廟在香港島歷史最悠久,每年皆有不少市民聚集進香。香港境外,深圳南頭半島赤灣之上,亦有明代與鄭和有關的
赤灣天后廟,有不少水上人前往參拜。 家居保護神(三)



殯儀及風水